內容目錄
人生就兩件事
心靈的養分,跟身體的養分。
有人說,我沒做壞事,也有燒香拜佛,長期茹素,為什麼生活還如此艱難。
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!
大部份的人只看這一世,自己沒有做壞事啊!而壞事一般人認知是陽律,也就是陽間的法律。像是:殺人、偷盜、強姦…等,如果以陽律來判定是否做了壞事,這是人類最低的道德標準。通常犯了這些,在陽律上進牢房;在陰律上,是重罪要下三惡道的。
在陰律上,看的是累世,還有起心動念。
《地藏經》如來讚歎品第六,講記:「南閻浮提眾生。舉止動念。無不是業。無不是罪。何況恣情殺害。竊盜。邪淫。妄語。百千罪狀。」
試想,有人以前挖了操場那麼大的洞,現在用幾個畚箕的土就想填滿,可能嗎?
此生,有機緣遇上善知識,見聞佛法,也在持戒求懺悔。若遇一些挫折或不如己意,或許已是重罪輕受,若沒修持可能事態會更嚴重!所以,要為自己的痛苦負責,那是懺的還不夠消業。
即便,有人持戒持得很好,也會得病,這是一種特殊原因,叫人中輕報。他有很重的罪業,重報轉變輕了,得一點小病,受一點苦,就報盡了。若修行修得好,臨走時也有病的現象,屬於重罪輕報。總而言之,業障病很多,很麻煩,要細心檢點,把病根、源頭找到,然後對治。 所以,只要方向對,就不怕路遠!我們要對佛法有信心,斷疑生信,對的事堅持做!
同樣學佛
佛陀告訴阿難尊者,有的人信佛之後,多得諸福,有的人事佛之後,卻遭厄難。
阿難請問:「為何同樣事佛,所得的利害卻如此的不同?」
佛告阿難:「有人信佛之後,參訪明師,深解佛法要旨,又敬受戒法,除諸過惡,淨潔無念,所思所行,皆與經教相應,精進奉行,不背教義,一絲一毫戒律也不敢違犯,這樣的人,常為諸天聖眾擁護,所向和諧,眾人欽敬,現世享有諸多殊勝,後來得成佛道,像這樣的人,是真正的佛弟子。」
「另有一種人,信佛之後,不求明師,也不設經像,不知禮并恭敬,不解法要。勉強受了法戒,卻無有真信,受戒之後,又犯眾戒,心意昏暗,猶猶豫豫,不肯研經實修。作諸佛事,一下子信了,一會兒又生疑。不能持齋戒殺,殲悔前非,也不肯鑄香燃燈,破慳吝習性。更時常頃恙罵書,出日入口,咒詛他人,使人殺生。看到經像,無禮敬心,所,或掛壁間,或置榻上,或納衣箱行,或任妻兒穢手玩弄,甚而塵薰屋漏,不再瞻視,也不再向之禮拜恭敬,直與平常像沒經書一般看待。於是善神離捨,惡魔得便,隨逐不已,作弄人讓他衰病。這人得了疾苦,又恐怖怨謗,念到:「我信了佛,佛為什麼不護佑我,又讓我得到這種疾苦?」
「此人終不能領悟是自己招來的禍殃,於是求神問卜,胡亂進藥,除祟鎮壓,一一無效。財產消耗,坐待死亡。命終之後,被罪障牽引,墮泥犁中,長劫受苦,難有出期。像這樣的人,就為不能專一,意志猶豫,對出世間喲、大法,無所信向,所得的罪殃,竟至於此。」
偏偏有一等妄人,因而漫說「信佛反招禍殃」,不曉得其實是心行不正,違犯禁戒所致,這好比種了荊棘,當然得到刺,有惡果正是惡因所感招啊!
「案例分享」
(為尊重個人隱私,姓名為代稱)
菊姐每年習慣到南投紫南宮求發財金。平時也常到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祈求福德正神保祐自己,工作順利,財源廣進,出門遇貴人…
每逢過年、三節,就會拜拜祈求財神爺、地基主,保祐自己和家人~正財偏財旺旺來,新年賺大錢發大財!
雖然,沒有受戒為佛弟子。但菊姐對於朝聖廟宇和禮拜神明卻非常重視!
而菊姐從事的工作是六合彩仲介,居間報名牌、簽牌支、有時也會作東家組團打麻將,所有的收入來源均和賭博相關。
起初,菊姐從六合彩仲介佣金,獲得不錯的收益。
也因此個人的欲望和花費,也愈來愈大!每餐幾乎大魚大肉從500元吃到3000元,好食生鮮,衣服鞋子包包…各種物質需求,想要就買,東西堆放多到家裏連走路都難…。
這樣的收入,只維持了一年多。
後來,菊姐的牌友一個個欠款跑路,積欠的款項愈來愈多,洞愈來愈大!菊姐必需挖東牆補西牆,常跟家人周轉借錢,身體也漸漸出問題,一下是帶狀皰疹“皮蛇”纏身,一下是呼吸不順咳嗽嘔吐,也常頭昏眼花雙腿無力,日常生活愈來愈艱難!
賭博本身就是害人害己的事業!唆使人賭博,可能因為賭而害人妻離子散,家破人亡。更何況,從中所賺取的金錢,只為了滿足自己無止盡的欲望。食欲所造的殺業、財欲所造的惡業…這樣的行為,不僅不佈施,還積累了極大的罪業。
過去所賺的錢不僅拿來補洞,還失去了自身原本的健康,夫妻的關係,家人的和諧,只為了滿足自己想要就買,無止盡的欲望,值得嗎!?
求神拜佛的同時,或許可以問問自己,為什麼佛菩薩要保祐你?
個人的欲望和貪欲沒有辦法放下,一直不斷在追求,賺取不義之財,最終被自己一手打造的不良生活生態所反噬。
(延伸閱讀: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)
本自俱足
如果,生命的無情考驗,讓你開始懷疑人生,不如,給自己一個機會,
接觸佛法,在佛法裏增長智慧,見證佛法的不可思議,因為你本自俱足!
你在學佛修行上,也見證到佛法的不可思議嗎?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喔~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在量子的世界裏,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
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
您並不孤單~量子禪緣與您共結法緣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